第338节 (第2/2页)

一沉,随后泛出波纹,鱼线被拉动,朱允炆拖动着鱼竿,待感觉鱼儿已咬紧之后,便用力拉出,一条肥美鲈鱼便飞出水面。

“鱼上钩了。”

朱允炆很是满意。

“皇上,安全局指挥史求见。”

双喜低声禀告。

朱允炆转身看去,只见顾三审站在远处并没有过来,便将鱼竿交给双喜,走向顾三审。

挥手止住想要行礼的顾三审,朱允炆说道:“看你神情,怕带不来什么好消息吧。”

顾三审苦涩地点了点头,又想请罪。

朱允炆皱眉道:“少来这一套了,说正事吧。”

顾三审将调查过程与结果禀告清楚后,忧虑地说道:“前尚服吕珊很可能是察觉到了神宫监有变,才知事情已不可挽回,这才匆匆离开皇宫。”

朱允炆沉思了下,严肃地说道:“安排人调查与追索吕珊,另外看看吕珊是何时入宫,对照神宫监掌印太监、掌司等人入宫时间,若相近,则将内宫中这段时间内入宫的人员全部罗列出来。”

没有共性,他们是站不到一起的。

在这些人背后,一定有类似的经历或企图。

这是朱允炆的判断。

顾三审连忙答应,匆匆去布置。可还不到半个时辰,顾三审再次求见朱允炆,并递上了茹瑺自山西发来的加急密信。

面对太后、皇后等人埋怨的目光,朱允炆也只好干笑着转身去查阅信件。

当看到杨溥给茹瑺提出的方案之后,朱允炆也不由地暗暗佩服。

借北元压力、可能出现的战乱与兵灾,以外部力量打破移民困境,说到底是利用人趋利避害的天性。

这一点完全可行,也谈不上欺民。

事实上,山西大同可以说是中原门户,大同有警,则天下皆惊,大同被破,则中原危矣。所以大明王朝极为重视大同防线。

元末时期山西虽然没多少战乱兵灾,但在明军进入山西后,却有不少人受累于战乱与兵灾。

没办法,明朝要赶走北元残余势力,那就需要继续打仗,兵源不够,那就只能抓壮丁了。粮草辎重也需要大量的人手,你们受累,老汉咋啦,不一样去推车……

为了保障大同安全,山西自南向北迁移了不少百姓,为的不就是方便打仗,方便搞后勤。

现在虽然是太平日子,但山西百姓们,是不是应该有居安思危的觉悟。

也许,是时候搞搞舆论战了……

ps:

有读者朋友留言,说写历史文可不可以不写阴谋。

惊雪需要解释下,无论是燕王的野心,还是宁王的渴望,齐王的诅咒,周王的阴谋……等等,绝不是惊雪信口胡编,而是有着历史依据的。

明初本就是一个阴谋遍地的时期,绕不过去,因为他们是藩王,而藩王关系的处理,又是重点。

所以,阴谋还得有。但这个世界,要有光。

铁铉的阳谋

茹瑺在奏折的最后,讲述了忻州之事,并为自己向百姓低头请罪,末了还不忘加一句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”自我辩解的话。

这都把曾子大佬搬出来了,不给面子也得给面子了,要不然“弘毅”的是他茹瑺,不“弘毅”的就是自己。

当官的犯了错,给老百姓道歉,在朱允炆看来这是极正常的事。

毕竟后世见多了,为人民服务嘛,服务不周到的时候,总需要低个头,道个歉,然后皆大欢喜,来年该干嘛还是干嘛。

甚至还有一个有着“躬匠精神”的岛国,读了错别字要道歉,贪了点钱要道歉,造了假也是会弯腰,弄点核废水大家一起品尝,也不过是九十度鞠躬的事。

看茹瑺的忻州道歉与松岗讲话,即解决了黄家的煤矿山问题,还化解了百姓对朝廷的矛盾与不信任,扩大了影响面,提高了朝廷形象,这丫的就是一场完美的政治公关啊,何罪之有?

不过这只是朱允炆“后现代”的思维与认识,对于大明官员来说,什么问题、矛盾都不如脸重要,脸就是正义,就是活着的意义,你丢自己的脸,那是个人的耻辱,但若是丢集体的脸,那是你找死。

朱允炆给太后、马恩慧等人解释了下,便与顾三审离开后湖,于中军都督府内召见解缙、郁新、铁铉、徐辉祖等人,将茹瑺的密奏交给几人,道:“你们认为如何?”

徐辉祖看了一眼沉思的铁铉等人,先表了态:“山西移民至今毫无进展,困难重重,借外力推一把,也并非不可行。此策虽不是敲山震虎,却也是打草惊民,需控制好力度,即不可过于严重,引发山西动荡,又可以让民众知晓其中厉害,有决心移民。”

力度,往往是很难把控的。

轻了,没用。

重了,负作用。

铁铉反复看过文书,也有些难以抉择。

最新小说: 姜荻 小白拯救计划 和同事相亲之后(1v1 双处 ) 海王兄妹今天掉馬了嗎?(骨科) 窥觑(母子乱伦) 美人难驯:世子的高枝不想攀 打开门,旧情人 驀然回首 霸总文医生网恋到真霸总 逢君 Life goes on 哪个gay没爱过直男 相敬如冰 捡破烂美人亲贴,总裁诱捕成瘾 通房丫鬟 团宠打工人:小少爷以为他万人嫌 死而复生后他们想让我安息 学神同桌他总装穷 药人(1V1,古风,高H) 是你说要装不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