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&esp;她这话避重就轻,几乎是有意给她递来台阶之意,兰殊连忙行礼作揖,配合道:“学生一时妄言,绝无藐视王法之意。”
&esp;&esp;公孙霖环望了堂下一番,虽向着兰殊,却有意警示所有人道:“你这些话在思邈堂里说说便罢,毕竟我们只是关起门来讨论,话不出门,但若到了外头,叫别人听了,可是站不住理的。”
&esp;&esp;兰殊再度作揖称是,其他姑娘亦稽首默言,守口如瓶。
&esp;&esp;窗外及时传来了书童敲响的下课钟。
&esp;&esp;课间休憩的愉悦声,暂且将这场风波带了过去。
&esp;&esp;下一堂课,公孙霖设了一道临堂考核。
&esp;&esp;眼下书童已经前来发起了卷子,兰殊心有余悸,乖乖坐在了案几前等待,只盼着在考核里拿个上上,盖过她刚刚的大放厥词。
&esp;&esp;书童转而走到她面前,却略过了她,并没有朝她桌上放试卷。
&esp;&esp;兰殊目露疑惑,正想拉住往后走的书童。
&esp;&esp;公孙先生的贴身婢女出现在了门口,恭敬着身子,朝着她的方向道:“崔姑娘,麻烦您随奴婢去一趟书房,先生有事寻你。”
&esp;&esp;堂内其他闲散的目光登时一道道向着兰殊掠了过去。
&esp;&esp;这还是头一回,公孙先生单独叫某个学生出去。
&esp;&esp;她们自小都上过女私塾,当然知晓,这种单独的叫法,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好事。
&esp;&esp;崔兰殊,怕是去受罚挨批的。
&esp;&esp;--
&esp;&esp;公孙霖的书房十分清简。
&esp;&esp;满屋子打眼望去,只有那金面兽纹的一鼎香炉看着比较贵重,正散着袅袅青烟。
&esp;&esp;公孙霖端坐于案几前,手持一本泛黄的无名古籍,近乎有砖头块厚,见侍女携兰殊进了门,开口便问:“你少时可读过女诫?”
&esp;&esp;兰殊敛眉拘谨道:“读过的。”
&esp;&esp;“既然读过,你可知你刚刚说的话,并不是什么规矩女儿的想法?”公孙霖道。
&esp;&esp;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,这话却不可避免透着两分斥意。兰殊顿似怔住,不知如何辩驳,只默然垂首而立。
&esp;&esp;公孙霖叹息道:“人言可畏,你有没有想过,若是你那些话传了出去,别人会怎么看你?”
&esp;&esp;便是训诫,公孙霖亦是一副和颜悦色,话语间,也都在为她担忧。而这样温和的口气,难免给人一种好感,宁愿直面回声,也不愿对她扯谎。
&esp;&esp;只听兰殊下意识呢喃道:“我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。”
&esp;&esp;公孙霖一默,沉吟下来,凝望着小姑娘的低眉顺眼,一丝不知悔改的倔强,暗含其中。
&esp;&esp;须臾,公孙霖道:“若我再给你一次机会,你可还会那么说?”